从汉铎壶说开去―――――汉铎壶释名
铎,旧体字“鐸” 音duó
《说文》中对铎的解释是:铎,大铃也。它是器物的名称。
具体地说形状有些像甬钟,但体积小。铎为方形,顶上有一个短柄,腔内有舌,可摇击发声。舌有铜、木两种,铜舌者称金铎,木舌者称木铎。
《周礼》有“六鼓四金”一词,它是周代的鼓乐形式。
“四金”是指:以金绰和鼓,以金锚节鼓,以金饶止鼓,以金铎通鼓。据考证在上古,应当存在古琴与鸣球即陶铃、铜铃一类击拍乐器的合奏形式。
《尚书•益稷》就有句“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
除了以上作为乐器的解释外“铎”的作用从历史上各种古籍的记载中归纳出来大概有两个意思
“文事奋木铎,武事奋金铎”
一 文事奋木铎――――和平时期的文化宣传
《汉书艺文志》记载:“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教,行人振要铎绚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此其音律,以闻于天子。
《附书•经籍志》亦载:古者圣人在上,史为书,瞽为诗,工诵箴谏,大夫规诲,士传言而庶人谤,孟春徇木铎以求歌谣,巡省观人以知风俗,过则正之,失则改之。”
它的意思就是说在古代,天子为了了解民间的社会风气,人民的生活状况,每到春天会派专人到各处采集民间的诗歌,
这种行为也就是现在的所说的“采风”,归纳总结后报告给朝廷加以考察。因为 “诗言志”。提到了子曰就让俺想起了孔老夫子。其实他就是个大铃铛!
而且是木头的。呵呵,先不要骂我不恭敬,这可是他自己说的。《论语•八佾第三》:二三子,何患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这里的木铎为一种有木舌的铃,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用以振呜惊众。
孔子以木铎自比,说自己是上天用来宣扬天理、教化万民,乃是以先知先觉,觉后知后觉的真理的教师。
算是表现了他的谦逊和自己的志向。同时铎的声音宏亮,而且传得很远,也有使天下皆达道的喻义。这里铎的木舌可比作教师的教化之舌。
二 武事奋金铎――――战争时期的司令工具
《周礼•大司马》记载:“中春,教振旅,司马以旗致民,平列陈,如战之陈,辨鼓铎镯铙之用”。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在春天,军事长官(大司马)挥舞旗帜召集乡民,在田野练习布阵和战法,了解击鼓鸣金等军事号令。
每隔三年,则举行更大规模的集体军事训练。甚至佛教经典中也记载了铎,佛经阿吒婆拘鬼神大将上佛陀罗尼经中描写了东方天王领干闼婆将军执铎铃。
这里以手持铎铃表示他是领军的将军。小时候看古代打仗的小说,经常有鸣金收兵一词。直到玩起了紫砂壶考,据壶名我才明白鸣金既鸣铎,就是摇大铃铛。
其实,除此之外铎的作用远不止于此。在古代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三千多年前的周代,有「司炬氏」这个官职,司炬氏就是专门掌管火烛的(主要是祭祀)。
也负责在仲春,用木铎警告人民小心火烛,以免天干物燥发生火灾及森林大火,后来演变为禁火一个月,彻底防患火灾,因此在这个月内所吃的食物都是干粮。
后来就演变成我们现在的寒食节了。
宝铎含风,响出天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后铎的作用更主要集中于乐器和建筑装饰了。目前我们能经常见到的就是古建筑四角的铎铃装饰。
陨石制作,清代大书法家梅调鼎为之作铭的汉铎壶可算是目前在紫砂历史上最据研究价值的汉铎壶了。
此壶壶身由正楷"汉铎"二字,下刻行书;“以汉之铎,为今之壶,土既代金,茶当呼荼。
梅调鼎(1839——1906年)字友竹,号赧翁,慈溪人,长期在慈城居住。
他“初学颜体,然后学王羲之,中年学欧阳询,晚年潜力魏碑,旁及诸家,博采众长,兼收并畜,融汇贯通,因而能刚柔相济,独树一帜”。
有人称赞他是清代书法家中成就最高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