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圣天紫砂壶文章中心 > 鉴赏常识
 
 

江苏省宜兴丁山镇前墅古龙窑

发布类型: 原创 发布日期: 2010/12/22 20:50:00 浏览次数: 3986

 









古龙窑

江苏省宜兴丁山镇前墅古龙窑(见上图),它始建于明代,是我国仅存的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龙窑。这座古旧的龙窑长约六十米,四周有郁郁葱葱的树木和草丛,分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

宋代颈壶古窑位于宜兴丁蜀镇蠡墅羊山角,与盛产紫砂陶五色土的黄龙山余脉相连。在羊山角东北角有一座旧称“外窑”的长龙窑。经地质勘探,在“外窑”以东地层三点四米以下,有一台条东西走向的古河道,据此推测宋元时可能与蠡河相通。一九七六年,宜兴红旗陶瓷厂基建时在羊山角山附近发机掘出一座宋代紫砂古窑,及大量早期紫砂陶残器、废品堆积。残器以壶、罐两大类。壶为大宗,有高颈壶、矮颈壶和提梁壶三类。呈紫红色,外无釉,是紫砂陶器的雏形。造型除圆形器皿外,还有八方形,可见成型方法已由陶轮拉胚走向泥土镶接。壶嘴、把和为打洞捏塞粘接法,又称“铆钉法”。大部分壶嘴有捏塑龙头型装饰,与南宋流行于南方的龙虎瓶上的捏塑手法一致。南京大学历史系和南京博物馆鉴定,古窑的年代可能早到宋代而盛于南宋。当时(即明以前),紫砂壶只用于煮水、煮茶,比较粗糙。至明洪武七年,龙团茶改散茶后,才逐步由日用品演变成艺术品。

龙窑一般依山傍水,紧靠山脚,就势而筑,与地平线约成10~15度坡度。龙窑主体是圆柱形窑腔,用窑砖围拱而成,外面涂上泥巴,两侧相隔约70-75厘米,一般长30~80米。窑腔两侧有数十对圆洞,俗称“鳞眼洞”,用了来投放松枝等燃料。点火烧窑时把松枝等燃料由下向上,投入鳞眼洞内燃烧十多个小时。梢好一段,塞上一洞,待全部梢到,将洞全部封好,等待开窑。

窑户最怕烧“倒窑”、“破窑”和火度不够的”黄窑“。在窑背的第一个鳞眼洞旁常有一块人称”马面“的青石板,上供猪肉一块、豆腐两块、白酒三杯,分别敬土地公公、土地奶奶、陶朱公范蠡。

打印】· 【顶部】· 【上一篇】· 【下一篇】 

 
 

行业动态玩壶制壶 

泥料常识精品鉴赏 

鉴赏常识艺人资料